为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4月12日-13日,“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AI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春季备课会在湖南怀化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医药学院与人民公开课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三峡大学等40余所高校近100名教育专家、思政课教师齐聚于此,共襄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盛举。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冯伟带队,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江宏博士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孙文彬博士一同奔赴怀化,参加了此次备课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湖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在其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教育和思政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充分挖掘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将其巧妙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培育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当下思政教育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作了高屋建瓴的主题报告。其中,《两会报告精神解读——新时代中国经济方略与形势任务》深入剖析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形势,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经济领域的时政内容提供了专业指导;《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几点思考》则从教学方法、内容把握等角度,为教师们讲好这门核心课程提供了宝贵思路。思政课专家代表作了《深耕“速度中国”网络品牌,筑牢大思政课建设坚实阵地》、《爱美融合,铸魂育人,艺术类专业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等教学分享,从不同视角展现了思政课教学的多元探索与创新实践,为与会教师拓宽了教学视野。

我校冯伟副院长受邀在研讨会上作了主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重点、痛点与亮点——以浙江树人学院《形势与政策》课为例”的教学分享报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通过构建“课程 + AI”立体化育人体系,推动各专业与 AI技术深度融合的积极实践,尤其是创设“人工智能 +”微专业,构建起“基础通识+专业赋能+实践创新”的课程矩阵的新举措。报告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详细介绍了我校思政AI智能体的建设路径和实践经验,引起与会教师关注。

13 日,与会代表前往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开展实践研修活动。踏入纪念馆,庄重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大家怀着崇敬与凝重的心情,认真聆听讲解,驻足观看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在受降旧址前,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段波澜壮阔、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此次实践研修,不仅让思政课教师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更为思政课教学积累了鲜活且生动的素材。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将此次实地感悟融入课堂,让学生们更真切地理解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本次思政课春季备课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一个全国思政课教师交流与合作的优质平台,汇聚各方智慧,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守育人初心,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本质与方向。与此同时,AI 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成为激活课堂活力、提升教学实效的关键增量。通过将 AI 技术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能够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有趣、高效互动的课堂,助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强劲动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