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3月29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中特研读会”主办、“习思想研究会”协办的“牢记烽火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富阳受降镇顺利开展。
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作为马院“概论”教研室的一次思政实践教学安排,本次活动由中特研读会指导老师带队,两个校区近30名社团代表参与探访抗战遗址。活动旨在通过打造“双桥联动•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广大社员接受一次沉浸式的革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洗礼,增强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肃立默哀三鞠躬,青春致敬民族魂
从绍兴杨汛桥到杭州拱宸桥,再集合出发到杭州富阳,师生们冒着风雨几经周转,于上午九点半来到了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历史文物、详实史料和复原场景,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学生们怀着崇敬之情,认真聆听讲解,驻足观看展品,直观了解抗战过程,深刻感受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展现出的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上午十点半左右,全体师生来到千人坑遗址,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举行了庄重的默哀仪式。

先迹旧物陈列
根据场景化活动设计,全体师生低头默哀1分钟,寄托对在抗战中牺牲的先烈和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思。默哀结束后,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鲜花,全体师生绕场三鞠躬。大家动作整齐而庄重,每一次鞠躬都饱含着对先辈崇高的敬意。这一刻,面对民族苦难的历史,面对日本侵略战争的罪恶,师生们的心紧紧相连,悲戚与共。

万人坑馆内实拍
纪念革命先烈,传承爱国精神
随后于纪念碑前,学生代表慷慨陈词。他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了中国抗战的艰辛历程,阐述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并结合自身实际,表达了新时代青年传承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学生代表的发言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强烈共鸣,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

庆祝抗战胜利
传承抗战精神,铸就强国之志
紧接着,陈俏巧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微课。陈老师以抗战历史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等。同时,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情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通过走进抗战遗址,同学们在实地参观、仪式体验、微课启示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不仅加深了相隔久远的抗战记忆,感悟了先烈们精忠报国的奉献精神,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决心和信念。

重要时刻一览表
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是每个青年的担当与使命。本年度适逢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中特研读会总会指导老师江宏强调,今后中特研读会与习思想研究会两大理论社团要紧密配合马院教研室主导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围绕政治理论热点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不断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高校思政实践教育教学走深走实。
文字:赵慧茹
图片:中特成员
编辑:虎嘉悦
责编:虎嘉悦
审核:江宏、陈俏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