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以及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2024年6月30日至7月3日,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绿意乡韵——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团”在赵涛老师的带领下,走访了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溪里村、三板桥村、范村、履三村、郭洞村、东垄村和陶村。团队对范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着重调研。成员们观范村古韵、赏生态新貌、承孝义精神、接共富之路。
图 1“绿意乡韵——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团”合照
古韵履坦 范村有范
范村位于武义县履坦镇,北依梅山,南临武义江,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十白线公路沿村纵横而过,是武义北大门的交通要道。作为全县海拔最低的一个村落,范村山水相融,溪流环抱,平均海拔仅57米。村内以发展山水旅游休闲为主,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65.78万元。初入范村,团队成员们就被绿意盎然的景色、古色古香的建筑、热情洋溢的讲解所吸引,不惊感叹:“好一幅‘青山叠翠水流香’的和谐画卷。”
范村自元代建村,距今已有700年历史,是北宋范仲淹侄儿后代的聚居地,民风质朴,崇文重教,俊才辈出。近年来,范村厚植“武阳有范,忧乐天下”文化基因,深入挖掘振兴“礼规义矩、枕善而居”的民风底蕴,借助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建设契机,修葺村内古建筑6幢共计3500平方米,改造房屋外立面34幢,修复古道1.28公里。并对100余亩江心岛进行改造,吸引游人走进一段“有范儿”的美好时光里。获评浙江省AAA景区村庄、浙江省省级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森林村庄等荣誉,成为深藏在武义青山绿水间一抹难忘的乡愁。
图 2范村忠孝古建筑
图 3范村风景
图 4范村村委会合照
古樟疏影 孝义传承
“天青微雨弄疏影,古樟掩映斜阳里。”范村的古樟树见证了清代大水,是唯一保留的大树,沿绿道设置古树停留空间,起到保护与科普的作用。武义江流,悠悠地讲着几度春秋的传奇。远处群山起伏连绵,如韵味淋漓的水墨画。古意盎然的茅草亭廊,不经意时,就让你深深地感受了烟轻水软的江南春意。蓦然,已经梦醒在这牧歌般的田园之中。
据范村代表人倪惠波介绍,清代的那场大水将整个范村都淹没了。古樟树里幸存26人,其中有1个儿子,在樟树底下托住他的母亲,并向王母娘娘祷告,祈求让他的母亲多活几秒钟。最终王母娘娘被他的孝义感动,褪去河水。幸存下来的26人也在古樟树的庇佑下,重建范村,传承孝义。
聆听至此,团队成员们不禁感慨颇深:古樟树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人类文明、孝义精神的见证者与传承者。我们在关注生态保护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生态文明背后的人文精神。
图 5范村500年历史的古樟树
图 6学生采访村委
图 7村委讲解古樟树的来源
图 8古樟树下的合照
古埠江畔 展望未来
“古埠烟火遥村落,白水明田映六合。一抹玉带蕴百景,诗画人文漫江河。”范村是金华府水路上溯进入武义江的第一个水码头村庄,依傍梅山脚下,田园生态野趣散布在范村古埠周围,通过绿道的穿梭衔接,使人置身其中,忽闻稻香沁心脾。设计在武义江畔恢复重现范氏古埠,创造一个可游、可玩的生态亲水空间,让人们在游览中享受碧水带来的风景之美。
图 9范村喊泉
图 10范村湖水
为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五水共治,范村无名水沟排水口责任人倪惠波以“排水口水质稳定在水环境功能区Ⅲ类水质标准及以上”为工作目标,主要负责排水口日常巡查和落实排放水质保持工作,并对巡查问题及时处理、上报,确保排水口水质稳定。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五水共治”碧水行动的核心载体和主要突破口,是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确保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必将加快推动治水从治标向治本、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转变,从而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新突破。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金华市武义县整体的环境十分优美。绿植、绿水遍布广泛,生态公园、湿地建设蓬勃发展。这里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滴清水、每一声鸟鸣、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范村以其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一个和谐、宜居、美丽的乡村形象。这里不仅是一个生态文明的典范,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绿色发展的梦想之地。
经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绿意乡韵——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团”师生走近中国传统村落,感受去芜存菁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味绿水青山带来的共富幸福生活。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应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图 11范村江心岛
图 12范村江心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