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社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社团活动 -> 正文

艺创春行探妙想,小镇新风润匠心——记尚友书社“春艺漫游”活动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5-05-26


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双创”精神,贯彻尚友书社“生活第一、哲学第二”的宗旨,加强书社成员间的交流联结,推动代际间的精神传承,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尚友书社承办的“春艺漫游”活动于2025年5月25日在杭州艺创小镇如期开展。活动吸引了来自学院的师生及多届校友共二十人参与,成为一次融合艺术体验、思想交流与社友情感的春日文化盛事。

艺创小镇

   此次活动不仅是尚友书社年度春游传统的延续,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阅读-生活-创造”路径的一次探索。春光明媚,山水与人文交融,书社成员们徜徉于艺创小镇这一艺术与科技交汇的文化高地,展开一场“探妙想”的春行。

上午九点,书社成员从校内乘坐大巴出发,抵达位于西湖区的杭州艺创小镇。小镇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科技园区,聚集了大量文化创意企业,是杭州打造“艺术之城”的重要载体。其开放式空间、现代化设计与浓厚艺术氛围,为此次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

在园区的下沉式公共空间,大家围坐交流,轻松畅聊彼此的生活与感悟。从在读本科生到已经步入社会多年的校友,不同年龄段的社友们用自己的经历彼此照亮。一声简单的“最近好吗?”背后,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关心与联结。这份联结,正是尚友书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人文关怀。

社友们于园区公共空间围坐交流

“生活就是建筑,建筑是生活的建筑”

   随后书社成员徒步前往凤凰艺市。沿途,一座座形态各异的雕塑吸引着大家驻足欣赏,不同风格的装置艺术和现代建筑巧妙融合,一语道尽“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的深意。

墙面上的名人语录,既是对艺术创作者的激励,也是对观者心灵的叩问。贝聿铭那句“生活就是建筑,建筑是生活的建筑”,与广场一角的“为人民服务”红色标语并置,形成了一种跨时空的思想对话。这种将审美体验、社会责任与历史记忆融合在一起的场域,使社员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曾经的水泥厂房改造项目。在保留原有工业风貌的基础上,设计者以灵动的曲线和明亮的色彩赋予它新的生命,使之摇身一变成为今日的艺创园核心空间。

“为人民服务”红色标语

旅程的下一站是被誉为“小冰岛”的风景点。临水而行,在水边的台阶上,一位老社友为大家献上了一段精心准备的魔术表演。正值他的生日,这场表演不仅为大家带来欢笑,也悄然拉近了彼此的心。轻盈的纸牌在指尖飞舞,变幻莫测的手法赢得了一阵阵掌声,而表演背后的意义更令人动容:生活中的“魔术”往往不是技巧的展现,而是人与人之间由心出发的善意和惊喜。

老社友向大家展示精彩的魔术表演

下午,大家前往九溪烟树一带继续春游行程。在青山绿水之间,师生同行,或谈书读感,或聊社会热点,或探求未来方向,言语轻松而富有深意。

“来!采访你一下!”


社友们于途中开心闲聊

尚友书社自2014年10月成立以来,已走过十一载春秋。这个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的跨学科读书社团,以“与古人对话,与当下交心”为核心理念,聚集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阅读爱好者。

“尚友”出自《孟子·万章下》,取“上溯历史与古人交友”之义,余老师今解为:在书社,与经典作品为友,与来自不同专业热爱阅读的读书人为友。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书社逐步构建起一个既开放包容、又内涵丰富的青年人文化社群。

此次“春艺漫游”活动,以其温润的文化氛围、多元的艺术体验与真挚的人际互动,再次印证了尚友书社所坚持的理念:阅读不仅通往知识的彼岸,更通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与理解。书社的“春游”,不仅是一次脚步的丈量,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未来,尚友书社也将继续以书为媒、以艺为桥,激发青年群体的文化创造力与思想活力,让书社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持续焕发光芒。

社友们于艺创小镇园区合影留念